凤舞九日照荆楚,机场十年换新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紧紧围绕“民航强国”、“交通强省”战略目标,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国企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主体责任围绕主业,集中力量改革创新,立足“九省通衢”区位优势,构建“九州通衢”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十个维度折射出湖北机场集团的非凡变化。
看管理:从“三场一站”到“七场一站”
2012年,湖北机场集团运营管理武汉天河机场、恩施徐家坪机场、襄阳刘集机场和宜昌三峡机场空管站。
近十年来,全省支线机场建设如火如荼。
2014年5月8日,华中首座高原机场——神农架红坪机场建成通航;
2016年2月5日,辐射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武当山机场建成通航;
2021年1月30日,荆州沙市机场建成通航。548天工期创国内支线机场建设新纪录;
2022年7月17日,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建成通航,湖北正式进入航空客货“双枢纽”时代。
作为全省民用机场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主体,湖北机场集团的业务布局已从“三场一站”拓展到“七场一站”,基本形成了一盘棋。全省民用机场建设、一网运行、融合发展新格局,全省各地融入机场2小时生活圈。
看辐射:从“飞出亚洲”到“走向世界”
2012年,武汉天河机场开通了华中地区首条直飞法国巴黎的洲际航班,成为中国内陆通往欧洲的“中转门户”。此前,武汉国际航线仅有6条,且集中在东南亚地区。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开拓国际航空市场,完善国内干线网络,对接国内重要支线机场,形成了“中转航线”。韩飞系统”,不断扩大“航空公司朋友圈”。
2019年临时开放恩施机场、襄阳机场航空口岸。恩施机场先后开通了到中国澳门的航线,以及到暹粒、岘港、芭堤雅的国际航线。
2021年,襄阳机场国际区改造工程完成,襄阳航空港正式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
目前,以武汉天河机场为中心,1.5小时航空圈可覆盖近10亿人口和全国约90%的经济总量;4小时航空圈可覆盖港澳台、韩国、日本、东南亚;6小时航空圈可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12小时航空圈可覆盖全球主要城市。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所辖机场航线由149条增加到309条,其中武汉天河机场定期通航点由76个增加到152个,国际和地区通航点数量积分增至58个。国际客运航线覆盖伦敦、巴黎、莫斯科、圣彼得堡、罗马、旧金山、悉尼、迪拜、东京、新加坡、大阪、首尔、毛里求斯等城市;国际货运方面,建成功能齐全的货运口岸,国际定期货运航线从无到有,开通芝加哥、仁川、卢森堡、列日、首尔、墨西哥城等18条全货运航线地方。
武汉成为中部地区唯一可直飞世界“五大洲”的城市,助力湖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看发展:从“1000万”到“3000万”
2012年,湖北机场集团运送旅客1462.5万人次,保障货邮13.1万吨,起降13.9万架次。其中,武汉天河机场运送旅客1398.1万人次,国际和地区旅客64.1万人次,客机腹舱载货量1.23万吨,起降7439架次。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坚持“客货并举、支支并举”的发展思路,主要生产指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2016年,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
2017年,襄阳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较2012年的40万人次增长157%。
2018年,恩施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较2012年的24万人次增长3.3倍,成为华中地区百万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最大的省份。
2019年,湖北机场集团共运送旅客3052.1万人次,保障货邮24.77万吨,起降23.24架次,分别比2012年增长108.7%、89%和67.2%。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千万级机场首位,国际和地区旅客吞吐量310.6万人次,连续7年居中部地区首位。
疫情发生后,湖北机场集团抓住扶持政策“一揽子”,有序复航复产。在2021年全国248个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中,集团下辖4个机场入围前100名,武汉、襄阳、恩施、十堰机场分别位列第13、68、83、91位。荆州机场运营首年旅客吞吐量44.23万人次,居全国新建支线机场之首。
2022年上半年,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升至全国第12位,较疫情前上升2位;国际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29.6%,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量占武汉市的90%,有效稳定了全国。全省产业链、供应链为湖北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枢纽做出了积极贡献。
看安全:从“持续安全”到“两个绝对安全”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坚持“持续安全”理念,构建“2+5+1”安全管理体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补齐安全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完善以应急预案、法定自查、隐患排查整改、安全绩效管控、应急综合演练等方式,狠抓“三基”建设,推动安全生产全面提升管理。
2016年,有效应对武汉天河机场开通以来最大的一次暴雨洪涝灾害,确保机场持续运营;
2017年,成功实现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6小时一次安全换乘,三期扩建工程顺利投运;
2018年妥善应对全省罕见雨雪冰冻灾害;
2019年,圆满完成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保障任务,实现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武汉天河机场荣获中南辖区“平安民航”考核第一名;恩施机场实现“特种机场”(由于飞行环境复杂,机场保障条件不足,需要采取特殊对策保障飞行安全的机场)。
2020年以来,圆满完成为期100天的抗疫保障运输任务,保障了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空中生命线”的安全畅通;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实现机场集团员工“零感染”和机场疫情“零外溢”,为打好防疫“第一关”作出积极贡献控制在湖北武汉。
十年来,所辖机场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圆满完成多国政治领导人、冬(残)奥会、军运等一系列重大保障任务,并通过考核安全生产责任目标持续达标。武汉天河机场在全国大型机场综合保障能力考核中保持90分以上,实现了连续第27个安全年,坚决确保“两个绝对安全”。
看航班:从“27架次/小时”到“55架次/小时”
跑道高峰时段容量是衡量机场运行保障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关键指标。
2012年,武汉天河机场高峰小时运力从27架次/小时提升至33架次/小时。
但在全国主要机场“运力调结构”的航班时刻管理政策下,武汉天河机场自2017年1月起运行受限,日均起降架次一度落后于周边机场机场。
2018年7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长期制约发展的瓶颈得到突破。武汉天河机场高峰小时运力提升至39架次/小时,2022年达到42架次/小时,较2012年增长55.6%。
2022年5月,国家规划的京京大通道全面贯通,与沪蓉大通道在湖北上空形成“十”字型骨干立交,为湖北民航扩容提质释放更广阔的空域资源航空。
今年年底,武汉天河机场高峰小时运力有望达到每小时55架次,日进出港航班运力有望达到800架次以上。各支线机场的飞行能力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建设“内陆滨海新区”信心更足。
看服务:从“对标、表”到“用心、用情”
2012年粉末空运,湖北机场集团对比首都机场集团,大力倡导“中国服务”。武汉天河机场在旅客满意度第三方评价中位列世界机场第14位。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坚持“民航为民”的理念,以建设“安全、绿色、智能、人文”四型机场为契机,推进机场建设中国服务体系。平台”,着力打造“楚天情”“26度真情服务”等服务品牌,让真情服务更有温度。
在航站楼内,自助登机口、自助行李托运、智能引导、人脸识别、无纸化通关、差异化安检、行李追踪等多项旅客出行智能化设施已投入使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次缴费、一次入住、一次安检、行李直接托运”的中转服务体系和免费用餐、免费住宿、免费行李寄存等增值礼遇已落地广受乘客“喜欢”。
在微信公众号“开门听劝”、旅客“订餐”、机场“接单”,全面开展航班正常管理、航班延误服务保障、行李运输等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特殊旅客、餐饮和商务服务。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加强与航空公司、空管部门的协作,搭建统一的机场运行管理平台,合力提升机场运行效率。2021年,武汉天河机场航班正常率将达到94.14%,居全国24个大型机场之首。恩施、荆州、十堰等支线机场正常率保持在90%以上。
手推车扶手统一朝外,开通特殊旅客人性化服务通道,专人陪护无人陪伴儿童,组织“小红衫”帮扶志愿者,提倡“同质同价”城市”……一系列措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暖心指数。
湖北机场集团旗下机场旅客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同级别机场前列。2021年,武汉、襄阳机场被评为全国服务最佳机场。恩施机场旅客满意度10年提升21%
2022年10月,在武汉天河机场T2航站楼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值机、安检、行李系统和中转设施正在智能化改造,一个更智能、更智能的现代化航站楼即将亮相。
以旅客需求为导向,以旅客满意为目标,湖北机场集团一直在不断提升航空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
看跑道:从“ 4E”到“ 4F”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规定,跑道的宽度限制了机场支持的飞机的最大翼展,是标定机场飞行区等级的核心指标,决定了机场的能级水平. 其中:4F层为最高层。
2012年,武汉天河机场只有一条跑道,长3400米航空快运,宽45米,为4E级机场。机场群下的支线机场均为4C级机场。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坚持补短板,加快主支线机场基础设施建设航空物流公司,不断提升机场保障能力。
2013年,襄阳机场跑道及配套工程竣工,次年升级为4D级机场。
2016年8月18日,长3600米、宽60米的第二跑道建成投入使用。武汉天河机场获批中部地区首个4F级机场,成为全国第14个实现双跑道运营的机场。
2017年,武汉天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和襄阳机场T2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建成投入运营。中部地区最大的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设有115米高的塔楼,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二高。公交、出租车、社会用车等七大交通方式无缝衔接。武汉天河机场已成为国内综合性最强的交通枢纽之一,吸引了大量省内外高铁覆盖圈内的旅客中转、中转,成功走出了一条从“与高铁“竞争”。
2021年,机场集团将全面启动“十大工程、百亿工程”建设,提质增效武汉天河机场。
2022年6月26日,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建设正式开工。武汉天河机场有望成为华中地区第一座机场、全国第七座拥有三条跑道的机场。湖北走向世界的道路越走越宽越顺。
看改革:从“28.58亿元”到“400亿元”
2015年,湖北机场集团解散与首都机场集团的联合重组,回归省级管理。
近年来,湖北机场集团紧紧围绕省市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任务,先后制定了“改革60条”、“枢纽建设46条”、“支线机场增效增效20条”和“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等顶层设计文件改革,治理体系全面完善,治理效率不断提升,实现了从二级子公司向一级平台公司的转型升级。
2016年成立第一届董事会,明确各治理机构运作规则,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组织架构,设立空港运营、空港产业、航空物流、建设投资四大板块,形成集团级、板块级、法人级三级管理,实现从线性管控到管控的转变分部经营,逐步由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
坚持每年组织制定100多项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形成工作清单和责任清单,与绩效考核挂钩。机场公安属地化、内部审批制度、建设管理体制、集中招标采购、全面预算管理、空管一体化、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纪检监察改革等多项改革任务和监督制度得到落实。
2017年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改革以来航空物流公司,共招收项目1516个,节约资金11.69亿元,节约率达到16.11%。
新成立的航空物流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改革试点,率先实施“三能”改革航空物流公司_十年,十个维度,看湖北机场集团非凡蝶变,改革成果被评为优秀。
2022年4月2日,湖北机场集团改革重组大会在武汉召开。机场集团与所辖机场产权股权关系进一步理顺,集团总资产由2012年的28.58亿元增加至400亿元。推进实施薪酬体系、绩效考核、任期制、任用制等一系列内部改革,企业活力和效益进一步增强,向建设一流航空产业集团稳步推进在中国。
看党建:从“机场运营一线”到“社区治理一线”
雷凯曾是武汉天河机场一名普通安检员。
在每天上千次蹲站检查中,在每天3000多张行李X光机图片分析中,她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直守护着行人的安全。蓝天在平凡的岗位上数年。2017年,雷凯(Lei Kai)被荣誉选举为中国共产党第19个国民大会的代表。2020年,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近年来,湖北机场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空运托运,团结带领124个基层党支部和1281名党员冲锋在前,在大考中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武汉保卫战期间,组织4个党员先锋支援队,安全有序停飞商业航班,高效保障应急航班4481架次,运送人员8.69万人次,转移物资205万件、1.66万吨。,得到了世卫组织现场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并被中国空军和民航局联合授予“特殊贡献单位”荣誉称号。.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防控指挥部不撤、措施不减、资金不压、队伍不散。认真落实“人地同防”要求,在红区、橙区成立临时党支部,强化进港航班,持续开展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航班闭环管理构筑“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线。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积极支持对口帮扶的红安县八里湾镇、恩施巴东县袁良子村、宜昌大老岭村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武汉天河机场全体党员深入基层、走进社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990次、8800小时,让党旗在机场运营和社区治理第一线高高飘扬。
看战略:从“客运枢纽”到“客货双枢纽”
有关机构测算,民航业投入产出比为1:8,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聚集在机场航空物流公司_十年,十个维度,看湖北机场集团非凡蝶变,可有效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012年,湖北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省民航事业发展的意见》,与民航局签署《关于湖北省民航事业发展的会议纪要》,全力支持民航事业发展。湖北机场集团。
十年来,湖北机场集团不忘初心,围绕“温馨、安全、便捷、智慧、绿色、文明”和“市场化、一体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六大机场”建设目标、多元化和国际化”。“六化”战略路径,乘势而上,攻坚克难,突围而出。
2022年,湖北省十二大明确提出:将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建设成为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统筹全省支线机场和通用航空建设,打造示范基地建设交通强国,开创新时代九省通途!
根据新版总规,武汉天河机场最终将形成“五跑道+双航站区”的总体布局。万架次。
鄂州花湖机场将加快建设辐射全国、通达世界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到2035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30万吨以上。
恩施机场迁建工程选址已获民航局批复,襄阳、十堰、荆州机场扩建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各支线机场将加快扩能升级,向500万乃至1000万级机场迈进。
十年筑巢引凤,十年风雨,十年展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北机场集团将矢志不移、齐心协力,以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为核心,统筹全省支线机场和通用航空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双枢纽、多支线”发展新格局,助力构建以航空枢纽为核心的临空现代经济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战略支点,书写为荆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谱写新篇章,为强机场贡献力量!
(湖北日报记者 陈敏灿)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乃至世界重大事件。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热点、实用便民信息,还推出掌上看报、报道学习、在线互动等一系列特色功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