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机场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以准确、迅捷、高效、节省的经营方针,竭诚为各位客户服务。并以科学规范的现代化管理,卓越完备的硬件设施,及和各大航空公司、船公司、国际快件公司、保险公司等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基本,及时把握市场信息,研究货运趋势,制定合理的运输模式和价廉的收费标准,为广大国内外客户提供空运货代、海运货代、报关报检业务、国际快件等完善的服务。
城市地面的交通拥堵造成"塞车"已经是司空见惯,事实上,头顶看似广阔的天空,拥挤繁忙程度也许不亚于地面。去年全年,全国机场飞机起降总量达856.6万架次,比上年增长8%。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从早晨6时到夜晚9时,每3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飞。随着航班越来越密,"塞机"现象时有发生,空管调度的挑战也在增加。
民航进入大众化时代,一方面是越来越旺盛的民航出行需求,另一方面是有限的空域、人才等航空资源。最近,民航局发文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民用机场,同时要求加强新设航空公司市场准入管理,政策"一松一紧",将带来哪些影响?能否化解资源不足的矛盾?
空域资源有限,航班密度越来越大
根据中国民航局的数据,截至2016年6月底,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455.9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3亿人次、货邮运输量313.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5%、10.8%、4%。
"民航业增速连年都达两位数,运输总周转量、飞机数量和航班数量都在快速增长。"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光才表示,热门航路基本上都处于"爆满"的状态。
航班越来越多,自然需要更大的空间才能容纳。据了解,民航空域每年也在增长,不过增速仅在1%—2%左右,与航空运输10%以上的增速相比,剪刀差越来越大。
空域资源有限,如何提升空域资源保障能力?"一方面是要提高民航空域使用效率。事实上我们的空域使用效率、管理水平伴随着民航的发展也一直在提升。"刘光才表示。今年上半年,机场平均放行率80.44%,同比提高10.36个百分点,航班正常率为77.03%,同比提高11.86个百分点,"十年前,航班正常率为80%左右,与今天的数字差不多。但是十年间航班量突飞猛进,保持这个数字稳定的背后是服务管理水平的大大提升。"刘光才说。
空运另一方面,扩大民航可用的空域资源也迫在眉睫。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空域资源需要通过深化空域管理体制改革来解决,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改革,更加有效地开发利用好空域资源。
航班越来越密集,也考验着航空公司"平衡的艺术"。"航空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必然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航班安排越密,飞机利用率越高,利润也越大,但同时延误风险也越高,飞行员工作时间越长,安全隐患也越大。"刘光才认为,处理好安全、效益、服务质量的关系,是航空公司永恒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