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
[阅读提示]
从古老的渔村到现代化的工业新城,蚌埠的城市命运始终与交通息息相关。 在津浦铁路开通之前,依江而居的蚌埠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渔村。 伴随着悠长的火车声,蚌埠开始了从“村”到“城”的华丽转身。 一个世纪以来,内河航运和铁路运输一直是蚌埠市经济发展的引擎。 然而,作为一种年轻的现代交通方式,民用航空运输的匮乏一直是蚌埠市发展中难以磨灭的痛。 军用机场和城市是相互依存的。 虽然近在咫尺,但无法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在军民两用的纠结中,蚌埠市历届党委、政府积极谋求民用机场建设之路。 经过不懈努力,蚌埠民用机场建设项目终于获得国家有关部门上海机场空运机场空运机场空运的批复,并被确定为蚌埠市重点建设项目。 目前,蚌埠民用机场建设正在全面推进。 几年后,距蚌埠市区30多公里的腾湖村将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民用机场。
机场与城市的缠绵关系
【典型回访】
报到地点:淮河文化广场
华灯初上,灯火通明,夜晚的珍珠城雍容华贵。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一道道水柱欢快地跃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顿时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样,摇摇头便潜入水中,留下一池满满的水。水。 涟漪和笑声……
8月7日晚7时30分,记者在淮河文化广场看到,大人小孩被一个巨大的圆形喷泉水池包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欢笑……
“妈妈,这座城市好美!喷泉好美!” “儿子,你知道吗,这里原本是一个军用机场,如果没有搬迁,这里的夜色依旧漆黑!” “机场不会搬蚌埠机场空运(蚌埠军用机场),但可以天天看飞机。” 啊!”小女孩水汪汪的眼睛盯着妈妈,对飞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然而,“飞机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却给城市带来了一些烦恼”。 比如因为军用机场的存在,城市只能东西向发展蚌埠机场空运(蚌埠军用机场)_蚌埠新闻网,南北向的道路大多是死胡同……机场不搬走,这里就没有高楼,而且蚌埠的夜晚不会像现在这样摩登而神奇。 ...
【历史数据】
据《蚌埠日报》记载:1928年秋冬,上海机场空运有限公司上海机场空运机场空运有限公司在原长江巡逻队围成的农田上修建东西营房蚌埠办事处。 东西军营中间(今体育场及周边)建有军用土机场,1931年竣工,1934年在东军营东侧建成。 新址占地800亩,于当年10月28日竣工。
1953年,旧机场改建为三级机场。 1962年扩建为二级永久机场,占地面积6792亩,设有主跑道、滑行道、连接道。
北有淮河,南有机场。 东西长18公里,南北最窄处仅1.5公里。 经过多年的发展,蚌埠市区已被挤压成不规则的哑铃状带。 同时,受军用机场飞行许可限制,四分之三的市区不能架设30米以上的烟囱,5平方公里范围内不能建设20米以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军用机场距蚌埠市政府仅一公里。 不仅如此,机场南端还有大型石油储备,北侧是百货商场和火车站的人口密集区。 蚌埠机场曾发生多起飞行事故,其中两起发生在市区,以1978年2009年5月的火车站坠毁事故最为严重。
【人物旁白】
胡德新(蚌埠市委原副书记、蚌埠机场建设领导小组原组长)
老机场存在净空限制、噪声影响和安全隐患三大问题,严重制约着蚌埠市的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 为此,蚌埠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寻求对老机场进行搬迁。 早在1957年,蚌埠市就通过省人委会向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递交了报告,要求搬迁机场。 此后多年,蚌埠市一直为此苦苦挣扎。
军用机场搬迁并非易事。 不仅地方政府和军方协调困难,财政困难也是一大因素。 在犹豫中,从1957年到1989年的30年间,旧机场的搬迁工作进展缓慢。
随着旧机场的搬迁,蚌埠拉开了城市发展的框架。 曾经的旧机场区,如今是繁华的都市会客厅。记者刘晨摄
1989年,在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蚌埠市市长许景仁会同部分人大代表提出了第2938号“搬迁蚌埠机场”的建议,机场搬迁终于受到关注。 转给 机场空运 , Ltd. 机场空运 Co., Ltd. 机场空运 机场空运 , Ltd.后,最后回复“同意搬迁”。 原则上,由当地政府负责建设一座同等规模的新机场,供上海机场空运机场空运使用。
经过军地双方三轮艰难谈判,1996年7月18日,《关于空军蚌埠机场搬迁建设协议》正式签署。 1997年12月1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空军蚌埠机场搬迁。 1998年12月,军民两用新机场破土动工,2002年8月交付上海机场空运有限公司 机场空运 Co., Ltd.供上海机场空运使用机场空运机场迁出后,城市向南、向高发展,解放了原市区9平方公里的净空限制。 如果原机场没有搬迁,就没有淮河文化广场,就没有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新城。
军民两用的纠结
【典型回访】
报到地点:蚌埠人和记
沿着迎宾大道向南航空快运,在路标指引下,记者拐进了一条平坦笔直的水泥路。 不一会儿,一道戒备森严的大门挡住了去路。 新蚌埠机场。
“新旧代表着不同的时代,其实这个机场就叫蚌埠机场。” 陪同采访的还有上海机场空运机场空运机场空运训练科科长文洪喜陪同采访。 该机场按军民两用机场设计建造。 供民航使用。
接到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机场搬迁的批准函后,于1997年开始征地,1998年5月批准征地4030亩,1998年12月开工建设。 -建成军民合用机场距蚌埠市中心8公里,公路距离11公里。 新机场按军用2级、民用4C级设计,建成后移交给上海机场空运有限公司上海机场空运有限公司上海机场空运有限公司。 2002年8月验收。新机场占地面积4460亩,实际总投资5.56亿元。 同年9月开业。 老军用机场跑道长2200米,宽60米,新建民用4C标准跑道长2600米,宽50米。 MD82和波音737可以满载起降。 民航照明管线在新机场铺设时就已预埋,并预留了一定面积的民航建设用地。
【历史数据】
据蚌埠日报报道,原位于蚌埠市中心城区的蚌埠机场,在搬迁前的民航生涯并不长。 1986年4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空军蚌埠机场改为军民合用机场。 当年5月,蚌埠民航筹备处成立。 1987年3月,上海机场空运正式成立,后更名为 机场空运 机场空运 , Ltd. 机场空运 机场空运 Ltd. 机场空运 , Ltd.。 2002年更名为民航蚌埠市筹备处。 1988年11月,蚌埠联航开通了蚌埠至北京的第一条航线。
飞机是苏联机型,飞行高度约6000米,噪音大,风浪大。 只要天气稍有变化,起飞就会延迟。 有时会延迟一两天。 每年的准点率不到40%,再加上乘客少,航线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1999年4月,因适用飞机服役期满,蚌埠至北京航班停飞。
据中联航官网显示: 机场空运 , Ltd. 机场空运 Co., Ltd. 上海机场空运有限公司是民航上海机场航空机场空运有限公司。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与22个省市及大型企业联合组建。 上海机场空运有限公司曾拥有飞机41架,其中大部分为俄制Tu-154和Il-76飞机,以及波音767-300、波音737-300、Yak-42、CRJ-200 、安26、运8舰队。 北京南苑机场作为降落基地,承担着专机、客机和航班。
【人物旁白】
文洪喜(原蚌埠机场空军上海机场空运机场空运地面训练科科长上海机场空运有限公司)
中联航当年共开通国内航线38条,其中大部分为支线航线,蚌埠至北京航线是地市级支线航线之一。 由于中联航具有军营企业背景,1998年,根据中共中央的方针,“上海机场空运有限公司上海机场航空机场空运有限公司上海机场航空运输有限公司上海机场空运有限公司不得从事商业活动”,被要求停止民航客运业务。 制定了计划,但决定被推迟。 1999年4月,蚌埠至北京航班停飞。 从1988年11月中联航开通蚌埠至北京首航,到1999年4月停飞蚌埠机场空运(蚌埠军用机场)_蚌埠新闻网,中联航已在蚌埠运营11个年头。
腾湖机场效果图
在这11年里,老机场变成了军民合用的机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虽然军民结合,但需要无条件保障军用。 机场空运 , Ltd. 机场空运 Co., Ltd. 机场空运 , Ltd.如有飞行训练计划,或需要使用空域执行任务,民航必须无条件。 保证军用。 因此,蚌埠联航经常不能如期起飞。 除了一些天气原因,更重要的是保证军用。
仁和集新机场建成军民两用。 希望通过老机场的搬迁,为蚌埠城市建设的发展腾出空间,同时实现有民航的愿望。 从实践来看,虽然军民合用机场节省了土地、减少了投资,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军民合用机场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对于蚌埠来说,建设民用机场势在必行。
民航逐梦 交通兴市
【典型回访】
报到地点: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蚌埠城市航站楼
绿草如茵,凉风习习。 虽然外面酷热难耐,但宽敞的大厅内凉爽宜人。 8月7日上午,记者在位于蚌埠长途汽车总站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蚌埠城市航站楼看到,几排铝合金长椅上坐满了候机旅客。 上午10:00左右,闸门打开,数十名乘客排着队登上停在一旁的机场大巴。
“平时每1小时20分钟一班,旺季增加到每小时一班。” 航站楼工作人员小吴告诉记者,蚌埠航站楼开往新桥机场的专车发车时间是早上6点10分。 最后一班航班于下午 4:30 起飞。 每天有9个航班,每天运送数百名乘客。 “与过去相比,现在乘坐飞机的乘客增加了数倍,看来飞机已经成为人们最喜欢的出行方式。”
“乘飞机旅行很好,但去合肥坐飞机很麻烦。” 在航站楼内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由于上海机场空运机场空运的业务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一直都是坐飞机. 便饭。 但是因为蚌埠没有民航机场,所以要坐飞机去南京禄口机场或者合肥新桥机场,而且这两个机场离蚌埠比较远。 新桥机场比较近,大约140公里。 机场大巴还是自驾,路上要将近两个小时。 包括预留的等待安检的时间,和从蚌埠坐高铁到站的时间相差不大。 如果蚌埠有民航机场,乘飞机出行会方便很多。 真心希望蚌埠民航机场早日建成。
【历史数据】
据蚌埠日报等媒体报道: 蚌埠民用机场项目最新消息上海虹桥空运公司,蚌埠民用机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第二次)发布。 公开资料显示,拟建安徽蚌埠民航机场选址位于怀远县飞河乡北部,邵楼村西北部,腾湖村东北部,距蚌埠市中心直线距离36.7公里。
此前,中国民用航空局就蚌埠民用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行业意见。 业内人士认为,蚌埠机场现有项目按年旅客吞吐量9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00吨设计。 站房、11个C级机位停机坪及空管、供电、供水、供油等配套设施。 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旅客吞吐量95万人次、飞机起降架次9700架次。
蚌埠民用机场项目推进时间安排: 2013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发改委牵头开展了蚌埠民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 在各方努力下,积极对接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等候上海机场空运有限公司. 机场空运 Co., Ltd. 上海机场空运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2016年,该站点获得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 2018年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家,9月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际工程咨询上海机场空运有限公司上海机场空运有限公司来邦开展项目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2020年8月,项目正式立项。 2020年4月,蚌埠民用机场建设指挥部成立。 2021年2月,蚌埠机场建设投资上海机场空运有限公司上海机场空运有限公司成立,由市国资委代市政府出资,是主要负责蚌埠民用机场前期建设、融资及运营管理工作。
【人物旁白】
马同金(蚌埠市委党校副校长)
因水运而生,因铁路而兴。 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哪个城市的命运与交通发展如此息息相关。 交通工具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时代变迁的见证。 在船运时代,蚌埠只是一个古渔村的码头。 如果当年津浦铁路没有经过蚌埠,蚌埠大概就是今天屹立在淮河沿岸的“蚌埠集”或“蚌埠镇”。 一百多年前,铁路是现代交通工具的代表。 直到今天,铁路在容量和体积方面都在整个交通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航空运输是最年轻的。 自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完成世界第一架飞机试飞后,该飞机一直用于战争航空物流,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大量军用飞机转为民用航空运输,民航航空运输得到广泛应用。 使用。 可以看出,放眼全球,航空运输经历了由军转民的过程。
蚌埠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但长期以来,这一枢纽主要体现在内河航运、铁路和公路运输等领域,民航一直是综合交通枢纽的短板。运输系统。 多年来,蚌埠与机场一直有着“割不断、乱七八糟”的关系。 历届党委和政府也都在孜孜不倦地谋划建设民用机场。 幸运的是,通过不懈努力,蚌埠腾湖机场于2016年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2020年8月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批复。 2021年6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批,即将开工建设。 同时,拟实现机场与高铁、高速、公交等无缝衔接蚌埠机场空运(蚌埠军用机场),进一步强化蚌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地位,将成为对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皖北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北地区的加密有很大帮助。 打造机场节点,打造长三角世界一流机场群,支撑蚌埠“三区一区”和两个中心再上新台阶,提升蚌埠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超过)
标签